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新闻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扫描
【科技日报】世界第四个散裂中子源预计2018年建成
2015-03-13  来源:科技日报    【

陈和生代表:

  世界第四个散裂中子源预计2018年建成

  将成为我国最大科学装置并免费向全球开放

  ■代表委员晒新闻

  科技日报北京3月12日电 (记者房琳琳)“我国最大的科学装置散裂中子源加速器预计2017年秋天产生第一个中子束流,2018年春将通过国家验收。”12日,全国人大代表、该工程指挥部总指挥陈和生院士向科技日报记者透露了建设进展,“去年10月开始安装工程设备,目前土建工程已经接近尾声,整个工程进展比较顺利。”

  陈和生介绍,位于东莞市的散裂中子源由中国科学院和广东省政府共同建设。它与上海同步辐射光源都是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组织建设的重大科学工程,二者之间具有互补性,已经成为基础科学研究和新材料研发的最重要平台之一。“同步辐射光源对较重的元素比较敏感,散裂中子源则对碳、氢、氧、氮等较轻元素敏感,后者穿透能力极强,能做很多同步辐射光源做不了的事情”。例如,金属疲劳测试等只能借助散裂中子源进行,统计数据表明,机械零件的失效,约有70%左右是疲劳引起的,而且造成的事故大多数是灾难性的。因此,通过实验研究金属材料抗疲劳的性能有重大实际意义。

  陈和生举例说:“欧洲空客380飞机的焊接工艺的优化可以直接利用散裂中子源进行研究,焊接的同时可以观察和记录金属的应力变化和温度变化,经过比较后选出最佳的工艺流程方案。同样地,我国高铁发展迅速,轮毂材料的金属疲劳测试对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散裂中子源作为研究物质结构和动力学性质的理想“探针”,应用十分广泛,建成后,它能为我国在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纳米科学、医药和新型核能开发等学科前沿领域的研究提供一个功能强大的先进科研平台。世界发达国家正把建设高性能散裂中子源作为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措施,并将其视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准之一。继英国、美国、日本之后,中国散裂中子源将成为世界第四个散裂中子源,建成后将对全世界免费开放。

 
  附件下载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北京综合研究中心 Copyright © 2011-2018
地址:北京市怀柔区雁栖经济开发区雁栖东二路5号 邮编:101407